NY_T 2163-2012 棉盲蝽测报技术规范
ID: |
CB6930017B194F6CABF9C558440DE012 |
文件大小(MB): |
1.06 |
页数: |
26 |
文件格式: |
|
日期: |
2024-8-13 |
购买: |
文本摘录(文本识别可能有误,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,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):
ICS 65.020,B 15 NY,中华人民共和0 农业行业标准,NY/T 2163—2012,棉盲蜻测报技术规范,Rules for forecast technology of cotton mirid bugs,2012-06-06 发布2012-09-01 实施,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,NY/T 2163—2012,刖 m,本标准按照GB/T 1.1—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,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并归口,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: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、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、江苏省植物,保护站,本标准主要起草人:姜玉英、陆宴辉、夏冰、龚ー飞、杨荣明、王东华,I,ny/t 2163—2012,棉盲蜻测报技术规范,1范围,本标准规定了棉田棉盲蜻发生程度分级指标、成虫灯光诱测、系统调查、大田普查、预测预报方法和,数据汇总、汇报和参考资料等内容,本标准适用于棉盲蜻田间调查和预测预报,2术语与定义,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,2.1,代次划分 generation division,以卵作为世代划分的起点虫态。以越冬后的卵作为当年的一代卵依次类推,划分为:一代卵、一代,若虫、一代成虫;二代卵、二代若虫、二代成虫!三代卵、三代若虫、三代成虫;……〇,2.2,拍打法 flap plant measure,用手拍打一定数量的植株,使植株上的害虫落到ー种接虫工具(如白色盆或塑料布)上,然后目测并,计数其中的害虫种类和数量,2.3,新被害株 newly-damaged plants,棉花顶叶、小蕾、花、小铃等幼嫩组织受棉盲蜻为害初期出现黑色小点,表现此种为害症状的植株为,新被害株,2.4,常年 average year,近十年中的正(通)常年份,表示棉盲蜻常年发生量或发生时期的平均水平,同历年平均值,3发生程度分级指标,以棉田主害代发生高峰期平均百株虫量(包括成虫和若虫)或新被害株率定发生程度,分为5级,即,轻发生(1级)、偏轻发生(2级)、中等发生(3级)、偏重发生(4级)和大发生(5级)。各级指标见表1,表1棉盲靖发生程度分级指标,级别,二代,三代平均百株虫量,头,四代平均百株虫量,头,平均新被害株率,%,平均百株虫量,头,1 0. 5.3 0. 5.3 0. 5.5 0. 5.10,2 3. 1 .4 3. 1.5 5. 1—10 10. 1—20,3 4. 1-5 5. 1 .8 10. 1 .15 20. 1—30,4 5. 1—10 8. 1 — 10 15. 1—20 30. 1—40,5 >10 >10 >20 >40,注:此指丒尿适用于黄河和长江流域棉区,4成虫灯光诱测,4. 1诱测工具田间设置标准,1,NY/T 2163—2012,在常年适于成虫发生的场所,设置1台20 W黑光灯。要求其四周100 m范围内没有高大建筑物和,树木遮挡。灯管下端与地表面垂直距离为1. 5 m,需每一年更换一次新的灯管,4.2 诱测时间,从4月下旬起至9月底止,4.3 观察记载方法,每日统计一次成虫发生数量,分别记载棉盲蜻种类,结果记入棉盲蜻灯光诱测记载表(见附录A中,表 A. 1),5系统调查,5. 1春季棉田外虫量调查,5.1. 1调查时间,长江和黄河流域棉区,从越冬卵孵化始期开始调查,至一代成虫高峰期结束,每5 d调查一次,一般,在4月上旬至5月中旬。西北内陆棉区,牧草盲蜻越冬成虫始见、苜蓿盲蜻越冬卵孵化始期开始调查,至一代成虫高峰期结束,每5 d调查一次,一般在3月中旬至5月底,晴天可选择上午10时前或下午4时后调查,阴天可全天调查,尽量避开大风天气,5.1.2 调查地点,选择棉田的前茬作物田和棉田附近的杂草,每类型查2块田,5.1.3 调查对象,各棉区棉田棉盲蜻的优势种类不同,长江流域棉区调查绿盲蜻、中黑盲蜻、苜蓿盲蜻;黄河流域棉区,调查绿盲蜻、中黑盲蜻、苜蓿盲蜻、三点盲蜻;西北内陆棉区调查牧草盲蜻、苜蓿盲蜻,5. 1.4调查方法,采用拍打法。选择当地主要寄主作物田2块,密植植物按平方米调查,稀植植物按株数调查。大田,作物,每块田对角线5点取样,每点1 mZ;杂草,调查2点,每点1 n?;果树,调查10株,每株选取10个未,封顶的枝条。将查获虫体分类、分龄记载,统计平均虫量和各虫态虫量所占比率,结果记入春季棉田外,棉盲蜻基数调查记载表(见附录A中表A. 2),5.2二代卵量调查,5.2. 1调查时间,自5月中旬即一代棉盲蜻成虫开始产卵起,每5 d调查一次,连续查ー个月,5.2.2调查地点,选择当地主要寄主作物1种.2种,如胡萝卜(留种田)、紫花苜蓿、苕子、杞柳或棉花(苗床),每种,作物选1块代表性田为系统调查田,5.2. 3调查对象和方法,调查对象同5.1. 30,任选1种.2种当地棉盲蜻喜好产卵的作物,如胡萝卜固定查10个花盘(注意花盘老嫩的搭配),棉苗固定查25株,紫花苜蓿、苕子等固定调查50个嫩头,枣、桃、苹果等果树固定查25个嫩芽,其他作,物参照相似的植物进行调查,对已计数的卵做标记,避免重复计数,计算各取样单位面积的卵量,结果记,人棉盲蜻二代卵量调查记载表(见附录A中表A. 3),5.3棉田内虫量调查,5. 3. 1调查时间,自棉花定苗起至9月底,每5 d调查一次。晴天可选择上午10时前或下午4时后调查,阴天可全天,调查,尽量避开大风天气,5. 3.2调查地点,2,NY/T 2163—2012,选择当地主栽品种ー、二、三类长势棉田各ー块,5. 3.3调查对象和方法,调查对象同5.1.3,每块田对角线5点取样,二代每块田每点查10株,共计5……
……